“要回来吃饭吗?回来的话我多炒点菜。”
“忙,回不来。”
尽管知道希望不大,师华仙还是习惯性地在饭点前,心存侥幸地打电话给两个值守在战“疫”一线的儿子。
一家人一起吃顿饭那么难吗?
58岁的师华仙家住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丈夫王云彪是建水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四级高级警长,大儿子王麒沣是建水县公安局李浩寨派出所民警,大儿媳赵梦娇是建水县中医院国医馆主任,小儿子王杰晖是建水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的一名辅警。
疫情一来,一家四人都得坚守岗位。
除夕前就买来的那只鸡,在冰箱里已放了快一个月。一顿团圆饭,对师华仙一家来说,成了奢望。
大儿子已经快一个月没回家了;作为医生的儿媳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照顾不了孩子。5岁的小孙子王灏程就一直由师华仙带着。
师华仙的小儿子每周偶尔能抽空回来一次,也只是匆匆洗个澡、换换衣服就走。好在只有一年就要退休的老伴,还能每天晚上回来。
对小灏程来说,妈妈虽然工作忙,但大多时候在晚上也能见到。只有爸爸经常见不到。
“爸爸,你再不回来我就不要你了。”2月的一天晚饭后,想念爸爸的小灏程在电话中赌气地说。
“真的不要了吗?”在一旁的师华仙逗孙子,小灏程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电话那头的王麒沣也湿了眼眶。
不是王麒沣不想儿子。从派出所到城里的家中,20多分钟车程。但王麒沣有他的苦衷:建水县的第一例也是迄今唯一一例确诊病例就发生在李浩寨乡,派出所原本警力就有限,疫情一来,人员排查、疫情防控,再加上日常接出警,任务繁重,根本抽不开身。
“放心,你们只要把工作干好,家里我会管好,娃娃我会带好。”接过孙子电话,师华仙不断安慰大儿子。
听到儿子那边有电话响起,以为是儿子有任务,她不断催促他赶紧去,便挂断了电话。
“上学时,母亲经常对我们兄弟俩说要好好读书;工作后,又对我们说要好好工作。”在王麒沣看来,母亲为他们操劳了一辈子,身体不好却没能陪在她身边,心里满是愧疚。
一家四人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师华仙也担心他们的安危。但话到嘴边,就变成了“吃饭了吗”“注意安全”“戴好口罩”之类的简单问候。
“爷爷要戴好口罩!”在师华仙的“唠叨”感染下,春节以来的这段时间,每天清晨,王云彪出门上班前,小灏程都会这样叮嘱爷爷。
师华仙身体不大好,眼睛盯着电视,一会就容易犯晕。连日来,在家照顾好小孙子的同时,她总爱打开电视,眯着眼睛看新闻,关注疫情进展。她期盼着疫情早点结束。
“疫情结束后,我一定好好做一桌子菜,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好吃一顿团圆饭。”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