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春县不断探索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切实提高校园及周边安全系数,以“九个强化”筑牢校园安全屏障,确保学校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边境民族教育大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校园安保力量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政府、教育、综治、公安、药监、工商、安监、城建、卫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适时分析学校安全形势,动态监管校园安全。整合安保资源,培养综治骨干,组建护校队伍,逐步配齐配足保安人员,筑牢学校安全防护体系。注重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学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目前,全县聘请专兼职保安人员124名,配备法制副校长57名,覆盖学校195所(点);在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门口设立警务室、治安岗9个,安装安全监控探头设备409套。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学校安全知识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
二是强化校园安全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并及时传达国家、省、州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逐级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坚决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强化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构建点面结合、人人参与、整体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今年,共签订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195份,校(园)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三是强化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宣传职能作用,突出安全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利用课堂教学、电化教育、校园广播、演讲比赛、板报宣传、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QQ工作群、安全责任协议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开展以防溺水、防火、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禁毒防艾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夯实学生安全意识和家长第一监护人责任意识基础。举办“开学第一课”等专题讲座及“警校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普法依法工作,邀请干警、专家为师生开展法制宣传讲座,牢固树立纪律意识、法制观念,使广大师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坚决杜绝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以来,编发《学校安全工作手册》《中小学生安全知识须知》6万余册(份、张),设置安全知识宣传栏195个,累计举办各类安全知识讲座200余场次,安全教育课开设率100%。
四是强化校园应急疏散演练。适时组织开展反恐、消防、地震、水灾、防踩踏、伤病救护等校园安全应急演练,全面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降低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清楚认识学校逃生路线、安全指示标志、安全场所位置、消防器材位置等,增强应急防范意识和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校园应急疏散演练305场次。
五是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围绕校舍、防火、交通等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设施,全面检查学校锅炉、燃气、电路、器材等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情况,切实做到规范保管、定期维护和正确使用。排查极易造成地基浸泡、下陷、墙体酥软透水的安全隐患,整改校园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防刀具等危险物品进校园。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严把进货、索证索票、存放、操作、留样、食用等各个关口。认真做好春末夏初流行疾病防控、蚊蝇灭杀和夏季防溺水教育工作,确保全县教育大局平安稳定和谐。对各种涉校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治安问题,采取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的有效措施,夯实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基础,使师生反映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得到妥善解决,使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努力实现“三个杜绝”,即杜绝师生越级集体上访事件发生,杜绝师生不满意热点、难点问题出现,杜绝影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设立来访接待室、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随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信访回复,不回避矛盾,不遮丑护短,认真澄清事实,纠正错误,消除误会,做到事事有记载,件件有答复,消除诸多不稳定因素。
六是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积极主动配合政府、综治、公安、交警、工商、安监、住建等部门,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对“三无”食品、交通隐患、治安隐患、违规娱乐场所、黑书报摊点进行有效整治,对学校周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弱势群体、寄宿和出租屋、中小旅店场所以及施工地等复杂重点部位加大治安巡查力度,杜绝无牌、无照、报废、改装等不安全车辆接送学生现象,净化学校周边育人环境,提高校园安全系数。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2次,排查学校195所(点);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整治校园安全隐患82项,取缔学校周边违法饮食摊点18个。
七是强化安全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值(带)班制度,认真记录值班工作日志,确保值(带)班人员通讯保持畅通。坚持安全信息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遇有异常情况及时稳妥处置并逐级报告,不迟报、漏报、瞒报。建立家校对接机制,增强家长和监护人安全责任意识,明确安全注意事项。着力完善日常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出台《绿春县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等。
八是强化学生平安保险工作。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学生投保、理赔工作,规范办理学生投保手续,扎实做好学生平安保险赔付工作,为学生意外伤害与患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发挥积极的作用与效益。2015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校方责任保险参保率达100%;参与“平安保险”投保学生31124名,其中:学生身故13起、共赔付19.7万元,学生意外伤害、疾病住院治疗的有306起、共赔付69.7万元。
九是强化平安校园创建措施。坚持把创建平安校园与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文明班级评比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采取对校园及周边开展武装巡逻、消除安全隐患、整顿治安环境、开设校园安全课堂等有效手段,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和谐稳定,着力打造一批“平安校园”。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重特大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事故;已建成省、州级“平安校园”8所,县级“平安校园”11所。(供稿:绿春县委政法委 作者: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