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边境,与越南老街省老街市隔河相望,拥有国家级口岸两个,边境线长达193公里,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近年来,河口法院作为“国门法院”,全力打造“党旗耀天平·法徽护国门”党建品牌,锚定“1661”党建品牌建设思路,扎实推进“党建+审判执行+司法服务”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1条思路 驱动“天平先锋”
围绕“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提质效、创一流”工作思路,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河口县人民法院“党旗耀天平·法徽护国门”“1661”党建品牌实施方案》,坚持“头雁引领”示范带动,做到党组带头、支部跟进、党员冲锋,推动审判各项工作见行见效。
突出6个重点 筑牢“红色堡垒”
突出政治建设,着力筑牢政治忠诚。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警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坚强、行动上坚决。
突出组织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抓实“三融三建”,抓实党建与业务责任相融、党组织与审判组织相融、党员身份与法官身份相融,制定《关于推进党建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把党组织覆盖到执法办案的基本单元,党务、业务由部门负责人“一肩挑”,开展“挑重担、比质效、争一流”主题活动,2023年来党员法官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769件。认真抓好党建带“三建”工作,健全工、青、妇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指导和纽带作用,带动全院党员干警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突出思想建设,着力强化理论武装。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云岭先锋、学习强国、干部在线学习等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持续强化党员干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突出作风建设,着力深入推进作风效能。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化案件繁简分流,优化速裁工作,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持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充分运用政治督察整改、审务督查等方式确保制度落实,司法作风改善明显。
突出纪律建设,着力强化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加强党纪政规的学习教育,抓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坚持从严治院,扎实开展“副局长”“科室长”现象专项整治、“清廉云南”建设河口实践行动等专项工作。
突出制度建设,着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制定完善《中共河口县人民法院党组议事规则》《规范法院干警业外活动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财会内控机制,切实规范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工作,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
打造“6站”服务 擦亮“金色天平”
坚持法“化”纠纷,打造涉外涉侨涉少数民族诉讼服务站。根据河口县地理区位特点及民族民俗实际,打造涉外涉侨涉少数民族诉讼服务站,设立党员示范窗口、少数民族语言服务窗口,配置瑶族、苗族、壮族书记员和调解员。在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涉外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和国门法院诉讼服务站,配置越南语专业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让群众的诉求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有效沟通。2023年来,受理涉外、涉侨、涉少数民族纠纷共2492件。
坚持法“暖”人心,打造流动法庭便民服务站。以南溪人民法庭为轴心,在桥头、瑶山、莲花滩、老范寨4个乡及辖区各村设立流动法庭工作站,进一步打造集“ 立案、调解、审理、执行、普法、宣传”于一体的“人民法庭”“流动法庭”,实现在法庭“一揽子”解决群众司法需求,第一时间在“家门口”为基层群众化解纠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来,南溪法庭共审理民商事案件573件,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491件,巡回审判率达85.69%。
坚持法“护”权益,打造执行款物兑现服务站。开展“红河利剑”专项执行行动,严厉打击“拖、躲、逃、赖”规避执行的行为。全面加强执行工作力度,规范执行程序,严格执行行为,加大联动机制,合力解决执行难问题,缩短执行周期,提升执行实效和实际执行率。2023年来,执结案件2454件,执行到位金额58078.82万元。
坚持法“悟”交流,打造涉外案件审判经验交流服务站。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与越南法院建立长效常态会谈机制的法院,与越南老街市法院通过双边年度会谈,加强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着力解决涉外案件维权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为双边司法交流与合作保持长期有益的探索。2023年来,审理跨境犯罪案件247件,涉外刑事案件29件,涉外民商事案件34件。
坚持法“宣”在线,打造法律志愿服务流动宣讲服务站。充分发挥法官法律志愿服务宣讲团潜力,创新4+(党建+普法、志愿+普法、督导+普法、云上+普法)普法格局,多维度创新订单式法治宣传,为乡镇、企业、学校打造专属法治宣讲,不断提升普法宣传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2023年来,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76次,普法受众达4600余人。
坚持法“场”警示,打造现场警示教育廉政文化服务站。注重培根铸魂,依托河口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加强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利用法院职能特点,将案件“活教材”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阳光司法工程,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全县干部职工到庭审现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2023年来,审理职务犯罪案件18件,到基层村社开展阳光司法庭审7场,庭审直播1425件,共计608144人在线参与旁听。
实现1个目标 践行司法“初心”
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永葆初心本色,忠诚履职尽责。近年来,河口法院先后获评“第十五届云南省文明单位”“全省法院党建先进工作集体”“全省法院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先进集体”“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奖先进集体”“红河州‘七五’普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旗耀天平,法徽护国门。站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河口法院将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深化党建品牌引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门法院”,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