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交警始终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进一步便民利企、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持续推进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举措落地见效,聚焦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和痛点,以优化服务流程、细化贴心服务、强化教育监督、精化服务触角“四化”新举措,进一步简化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增加车管业务覆盖面,为全州144.54万辆机动车和143.60万驾驶人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车驾管业务服务,共办理车驾管业务136.7万件,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得到了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领导充分肯定。
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温馨型”服务
一是24小时自助办。持续开展24小时车驾管业务自助超市服务,为上班人员工作时间不便前来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群体,持续开展24小时车驾管业务自助超市自助办、预约办,最大限度地将便民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延伸,让群众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红利。二是线上指尖办。依托手机移动端,向群众提供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业务,最大限度提升办理效率,减少群众办事时间,精简和优化各类证明材料,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三是主动上门办。对有办事需求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重症病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众,落实专人上门服务,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开展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开展上门服务。今年以来网办中心共办理网上业务156795件,开展上门服务12次,服务特殊群体230人。
细化贴心服务,打造“精准型”服务
以群众满意作为目标,按照规范、便利、高效的服务要求,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打造“精准型”服务。一是优质规范办。用一丝不苟服务,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要求;强化业务系统操作和政策法规的学习,促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严格规范办理各项业务;从细节入手、打造一流服务。二是清仓即时办。窗口工作人员凡是能办的事情马上办、复杂的事情竭尽全力去办、难办的事情想方设法去办,缩短群众等候时间。三是周到贴心办。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目标追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工作理念,自觉维护形象,解答问题 “耐心、热情、尽责”,办理业务 “认真、快捷、准确”。今年以来以人民群众需求和满意为导向,持续开展纪律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部门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车驾管服务环节得到了精准转变和提升,周末延时办、机动车登记通道式服务等举措服务更周到、便捷。
强化教育监督,打造“高效型”服务
一是强教育引导。引导窗口全体工作人员爱岗敬业,高标准、严要求,面对群众始终保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做到换位思考,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但事仍然难办”的问题。二是重学习优效。定期组织窗口民警及辅警学习窗口服务规范和上级政策精神,利用网校和每月一考,强化学习培训和监督检查指导,以群众满意作为目标追求,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严格依法、公开、公正、便民规范车驾管业务办理,以最热情的态度和最专业的解答服务好群众。三是传帮带提效。集中开展查验员、考试员培训,组织窗口工作人员互帮互学,采取强帮弱、老带新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确保准确有效答复群众的业务咨询问题,灵活解决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查验员、考试员业务培训30余次,受教人员2000余人次。
精化服务触角,打造“全覆盖”服务
按照简政放权,事权下放的改革要求,尽最大困难缩短群众办事的出行距离,精化服务触角,持续推进偏远乡镇摩托车流动检测服务、摩托车驾驶人下乡考试、农村派出所办理车驾管业务,依托邮政、保险公司等社会网点拓展车驾管业务,健全完善社会服务网络覆盖面。目前,红河州已开设67家机动车检测站(汽车52家、摩托车33家、其中有18家同时开展汽车和摩托车检测)、51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57家邮政代办点代办交管业务,同时推动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在没有摩托车固定检测线的乡镇开展摩托车人工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最大程度满足机动车检验需求,实现随到随检,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车驾管业务“便捷办”、“就近办”,从“群众跑”向“交警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