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个旧市人民法院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来源:个旧市人民法院
作者:彭婉婷

  2023年以来,个旧市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的工作理念,持续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展现司法担当,为个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助力添彩。

  深入基层 积极化解涉企纠纷

  一是“主动出诊”,为企业提供全面“体检”。今年以来,个旧法院对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大调查,征集企业的法律困难和需求,围绕企业如何依法经营,如何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等法律知识,靶向实测,从专业角度助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多管齐下,多元化解涉企纠纷。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以点带面、全员联动、多管齐下化解矛盾纠纷。成立诉前调解工作室,选聘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驻院驻庭调解,运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将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涉企纠纷优先分流进诉前调解机制进行化解,最大限度减少诉累,让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未诉。三是行业专调,精准施策护航企业发展。大屯法庭依托商会巡回审判点,把商会调解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模式,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履行社会责任;鸡街法庭通过与政府的职能部门、社区调委会的协调联动,合力化解房地产纠纷,保持社会稳定,促进辖区经济发展。卡房法庭创建 “一庭两所一室”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建立起集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在线委派调解、联动调解为一体的调解机制,针对辖区内涉企等各类矛盾纠纷较为突出的事件,会协同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参与,推进非诉讼纠纷解决。

  府院联动 妥善审理破产案件

  做好新时代的破产审判工作,需要立足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更需要有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意识。个旧法院始终坚持“党委统筹、府院联动、部门主责、市场运用”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职能优势、实现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的良性互动,保障破产审判稳步推进。一是构建“府院联动”机制,及时处置了跨区域破产重整执行难题,保证了烂尾楼的复工续建;打通房屋销售按揭贷款的渠道,促成了烂尾楼项目顺利启动销售工作。二是加强审判机制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资产网拍处置,推广适用网上申报债权、网络债权人会议,依托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平台公开解除合同、招募投资人等,以数字赋能提升破产审判效率。三是因案施策,助力危困企业破茧重生。结合各楼盘项目特性,以“共益债”模式为基础,灵活变通招募投资人。规范适用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实现了企业整体脱困重生与债权人公平清偿。畅通企业退出渠道,运用法治化手段淘汰“僵尸企业”,推动过剩产能有效化解,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坚决执行 保障企业胜诉权益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规避执行和恶意逃避金融债务行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个旧市法院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加大司法拘留、强制扣押、强制腾房、限制高消费、失信惩戒等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通过审务督查、案件评查等方式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督查检查,补齐执行工作短板。畅通诉求渠道。认真落实每月一次的“执行局长接待日”制度,对当事人反映的案件问题及时核实、及时回应,通过耐心细致释法说理来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