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远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这一目标,从群众需求出发,从基层实际着力,以“四化”之笔绘法治社会新图景。
深化学习宣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制定落实年度学法计划。市委、市政府每年坚持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每年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组织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同时,制定《开远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将普法工作常态长效融入执法、司法全过程,多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2021年以来,创作宪法知识宣传短视频1期,制播普法抖音和快手视频号110余期,直播《法治开远》栏目22期,开远市电视台、户外大屏播放公益普法广告11584条。
优化社会规范,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修订完善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建立健全以道德为底蕴、法治为依托的社会规范体系。截至目前,实现全市51个村委会、27个居委会、555个村小组均实现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全覆盖;建成137个社会组织,487个社区社会组织,12个行业协会商会,行业协会商会和社会组织章程审查登记率100%。同时,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宣传选树工作。2021年以来,推选出各级道德模范27人,“红河好人”38人,“云南好人”3人,“感动红河”3人,各级“新时代好少年”59人。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560余场次,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推荐先进模范事迹170余条次。
细化权益保障,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拓宽群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渠道,向社会公示重大公共决策事项、依据等内容,引导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推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2021年以来,市政府网站发布重大决策听证事项74条,重大决策事项征求意见反馈情况16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备案370余件。同时,严格落实《关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公开问题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渠道,组织全市执法单位推行“三项制度”和行政柔性执法“两轻一免”工作,提高行政执法质效和公信力。通过“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目前,全市35个行政执法主体、1251名行政执法人员、14425条行政许可、1795条行政检查、118件行政处罚等录入“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监管,推动行政执法公开透明、信息数据汇聚共享。
强化社会治理,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级综治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完善提升全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方案》等。截至目前,全市建成86个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划定网格5593个,配备网格员5593名;积极探索创新“1+10+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2021年至今,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纠纷6940件,调解成功6874件,调解成功率99.04%。
下一步,开远市将持续深化法治社会建设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努力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肌理、法治成果惠及全体群众,为建设平安开远、法治开远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