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寒的早晨,太阳缓缓升起,把拉祜族边寨晒得暖洋洋的。走进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处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户户农家小院翠绿盈枝,绵延着无尽的绿意;一条条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串联起美丽的村落;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展现着拉祜人民的幸福新生活。
者米拉祜族乡位于金平县西南部,辖4个村委会70个自然村,在顺利脱贫后,又成为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重点建设乡之一。2021年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把29个拉祜族村寨纳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对标6个方面建设任务19项指标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正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迈进。
如今的者米乡,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正加紧推进,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丽边境村寨新画卷徐徐铺展。
党的光辉照边疆
86岁的老支书李窝则见证了拉祜族数十年的巨变,深有感慨道:“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油毡房,吃不饱,穿不暖,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现在变化大了!修好水泥路,住上新房,通上水电网,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餐餐有肉吃。”
这十年,是拉祜族群众生产、生活变化最大的十年,是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的十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扶下,拉祜族历经走出深山、解决温饱、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四个巨变”。如今,迎来了全面发展的第四个“巨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自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拉祜族村寨完善和提升村内道路,修建广场、休闲凉亭,户厕改造等基础设施,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三提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
从“散居”到“定居”、“贫困”到“温饱”、“温饱”到“小康”、“小康”向“幸福”。兴发岭村正是金平县拉祜族一步跨千年、历经四个巨变的美丽缩影。村寨中,“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标语十分醒目。房屋墙壁上,一幅幅团结奋进、文明和谐的幸福图景随处可见。新时代新征程下,拉祜人民唱响了幸福之歌。
经济发展赶上来
“朝天椒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浇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在者米乡的朝天椒种植基地里,正在进行一场现场栽培技术培训,技术员现场讲解种植技术和需要注意细节,一一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产业是群众增收的关键,是生活富裕的基础。”拉祜族村寨支柱产业大多是香蕉、橡胶等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香蕉、橡胶价格持续走低,香蕉受病虫害影响等原因,者米乡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引导村民多元化发展其他致富产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收入。乘着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东风,者米乡精编项目方案,精选项目入库,完成4个沿边行政村29个拉祜村项目储备,谋划项目198个、计划投资4556.96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公司为技术指导,提供栽种和管理技术,负责产品的收购和销售,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消除农户顾虑,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建设果蔬保鲜及分拣仓储中心、农副产品烘干厂、农副产品仓储转运中心等,提供农产品集散、流通服务,建设完成后通过固定资产租赁的方式出租,壮大村集体收入。目前者米乡种植反季节果蔬8300亩,其中人参果4290亩,朝天椒4010亩,通过合作社带动拉祜族群众种植澳洲坚果1168.3亩。
除了发展产业,拉祜族群众还保留着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编织背箩、鼓凳、簸箕等手艺。者米乡以壮大特色经济作为带领群众增收的切入点,依托拉祜族群众世代传承的“指尖技艺”,建立“党组织+党员+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全乡农村在家的中老年人参与传统手工艺品编织制作,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发展,为群众寻辟一条新的增收渠道。
“以前我们拉祜族没有粮食,拿编织好的背箩去找其他民族换米,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拿去市场上去卖,一个可以卖70到100元不等。”兴发岭村小组长李成文说道。
同时,“指尖经济”还成为拉祜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团结友谊的“桥梁纽带”。拉祜族群众和其他民族在手工艺编织中互相往来、互相帮助,走出了一条传承传播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的发展道路。2020年,者米乡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变化的不止是拉祜族人民生产生活,群众精神风貌也发生改观。走进者米乡中学,操场上,学生们正练习着篮球基本功。庭院里,几名少年围坐在一起下着五子棋。石凳上,少女们聚在一起看书、聊天.......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其乐融融的场景里,有梦想的接力,也有梦想的延续。据者米中学校长李春介绍,学校开设篮球、美术、五子棋、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兴趣班,促进拉祜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孩子们现在越来越自信开朗,思维更开阔。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有想当军人的、有想出去上大学的。家长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支持注重孩子的教育。大家精气神变得更足了,对未来也充满了憧憬。
在村委会工作已经14年的下新寨村委会监督主任李相,谈起拉祜族的变化,很是激动,“作为和独龙族一样的直过民族,我们拉祜族是幸运的,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身为拉祜族村干部,我将带领我们拉祜族同胞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拉祜寨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李相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条件好了,返乡创业年轻人逐渐增多。在者米乡有一对80后拉祜族夫妇,每天早晚开着“流动货车” 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做起了生意。据他们介绍,现在一天可以跑五个村子,老百姓不用出门在家门口就可以买东西。除去成本,一天收入可达200元左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拉祜族村寨里,处处是为幸福忙碌的身影,勤劳善良的拉祜族人民,用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用一个个奋斗的故事书写着幸福的生活。
如今,拉祜族人民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