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陷阱!
来源:红河政法融媒体中心
作者:

想赚钱吗?

想投资吗?

想低成本获得高收益吗?

只要你想,就有可能被“馅饼”砸中……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利诱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非法集资的特点

  【来历不明】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

  【承诺高利】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来者不拒】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

  【礼服假面】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非法集资有哪些常见手法

  01 编造虚假项目

  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02 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

  03 利用亲情诱骗

  不法分子为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

  04 承诺高额回报

  在投资初期,往往能够按时足额兑现承诺利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者携款潜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检察官提醒:

  非法集资不可取,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此外,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请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