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一批批建水法院人常年坚守在法治一线,在时代浪潮中开拓进取、守护正义。法庭上,他们是法官、是法官助理、是书记员;法庭外,他们是父母、是子女、是朋友……当所有的身份、场景、情感凝结成了故事,成就了鲜活的人物,那才是真实的他或她。
为此,建水县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特推出『身边的法院人』专栏,记录值得被这个时代记住的法院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认识他们,倾听他们庭里庭外的故事。
本期『身边的法院人』,镜头聚焦建水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龙叶。让我们翻开她的简历,去回顾她在刑事审判赛道上奔跑的这20载光阴故事。
2003年12月16日,是龙叶站在司法工作起跑线上的日子。怀着对法官职业的崇敬和向往,她以优异成绩被建水县人民法院录取。白驹过隙、光阴荏苒,从最初走上法律工作岗位至今,她已在刑事审判庭这条司法赛道上奔跑了20个春秋。
蜕变·从三尺讲台走到审判台
回溯起1998年8月至2003年11月那段教师生涯,龙叶觉得恍如隔世。当初的三尺讲台,如今已经变成严肃的审判台;当初手拿粉笔,在每节课上把抛物线画在黑板,如今在每个庭审现场敲法槌,有条不紊组织庭审各个环节;当初办公桌上是待批改的学生作业,如今办公桌上是待阅的卷宗和待写的判决书。在教书育人的校园里,她曾收获学生对她的尊敬和校领导对她的赞赏;在惩恶扬善的法院里,她也收获当事人溢于言表的感激和院领导对她的信任。可想而知,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下了功夫,花了心思。
谈到为什么事业的方向会转到审判领域时,龙叶表示应该是内心深处对法律的敬畏,法官不怒而威的职业形象深深吸引了她。2003年,看到法院招录书记员,她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从此便与审判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在刑事审判这条司法赛道上,越过“书记员、审判员、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刑庭负责人、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等一道道事业节点上的“跨栏”,每一步她都脚踏实地、步履坚定。非科班出身的她,深知自己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保证在司法队伍中不掉队。所幸,她寻到了“勤”的路径,也从未松懈划动“苦”的船桨,在20年司法书山和法律学海中,她勇闯“弯道急转、嶙峋陡峭”与“坑洼曲折、暴风急浪”的层层关卡。
大学时期的龙叶
自知自己是非法律科班出身,为尽快适应法院书记员工作,龙叶挤尽业余时间挑灯夜战。堆积如山的法典、密密麻麻的笔记,是她通往法律大门的桥梁。
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她顺利取得梦寐以求的法学本科文凭,手捧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充满底气地融入法院队伍。
即便如此,她仍没有放松对法律知识的刻苦钻研,读案例、看卷宗、录资料、接待一波又一波当事人……不同方式的历练,多个案子的翻阅,让她在2009年以理想成绩喜提法律职业资格证。
参加工作初期
2011年6月,她正式被建水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审判员,从书记员席到审判席,看似只相距几米,但却沉淀了她羽翼渐丰的8年成长时光。
时间在推移,龙叶已经从初入职场的办案新手蜕变成审判能手,2016年9月,她担起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的重任。
2023年3月,时光打磨出一个遇事沉稳、对刑事法律知识驾轻就熟的办案骨干。她被建水法院党组指定为刑庭负责人,新一批初踏进法院的后辈与她一起奔跑在惩恶扬善的审判赛道上,这一次,她成了领跑人。她敏锐的洞察力和应急处突能力,让身边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拥有莫名安全感,成了刑庭名副其实的主心骨。
2023年8月,作为一名刑事审判骨干,她又迎来新的挑战,被任命为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年份的刻度,是成长的刻度,也是事业不同阶段取得新突破的刻度。当她回望这些刻度,仿佛还沾有泪水和汗水的味道,但更多的是不自觉浮上嘴角的无上荣光。用她的话说:“这个职业让我痛并快乐着!”
严谨·公平办案必须以“事实”托底
案件有大小,量刑有轻重,但每个案件对当事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身为法官,只有审好案,才能判好案。想让当事人提升司法获得感,就必须把大案小案都办成铁案。
纳于言,敏于行。龙叶的细致严谨及驾驭庭审的技巧均在她的言行举止上有所体现。对证据的审查和对事实的认定,她从不掉以轻心,每一个单据上的数字、每一段笔录上的陈述,她都抽丝剥茧、明察秋毫、细致比对,分析前后逻辑是否严谨,真正在审判工作中践行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只有根据在卷证据得出唯一定罪结论,严格把控类案量刑标准,她才能说服自己坚定下判。
“刑事案件涉及到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坐在神圣审判台,佩戴象征公平公正的法徽,必须以严肃、认真、细心、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和每一个被告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定罪量刑。”龙叶在指导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工作时,时常说起这句话。
在书记员眼中,她极其严谨,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庭前、庭审、庭后……多个环节的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
刑事审判庭书记员蒋骁
上班时处理的琐事太多,她习惯下班后完全沉浸在安静中认真阅卷宗、写判决。她阅过的卷宗和撰写的判决书上,总有不同符号标注的阅卷笔记,即便是文书第一段的当事人个人信息,她也要仔细核对三遍以上,每一次核对无误后打上钩。据她介绍,这样才能避免当事人姓名出错,尤其是比较大众化的姓名,前后两个字一颠倒,往往会犯下低级错误。
认真阅读卷宗的龙叶
果敢·黑恶的社会“毒瘤”,当以审判“利刃”割除
涉“黑恶”案件,如同社会肌体上的病变细胞,若不彻底切除,则会扩大社会危害面,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隐患。用司法“利刃”果断割除社会的黑恶“毒瘤”,以审判力量护航平安建水,刑庭干警责无旁贷。
在“扫黑除恶”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中,作为建水法院刑庭办案骨干,龙叶冲锋在前,勇挑重担。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除了不畏辛劳、加班加点外,龙叶别无选择。
这期间,她和同事一门心思扑在案件上,一头扎进堆积成山的卷宗材料里,认真做阅卷笔记,查阅厚厚的法典,再仔细推敲对比,分析梳理案情牵连关键点及存在的问题,不仅晚上到办公室看卷宗,而且还舍去周末休息时间,每天在法院和家两点一线往返,真正开启了“白+黑”“5+2”的高负荷工作状态。这支狠敲“打伞破网”法槌、善用“打财断血”利剑的队伍,不止重击了黑恶势力的关系脉络,更捅破了黑恶势力的经济屏障。
庭审中的龙叶
功夫不负有心人,建水法院刑事审判庭顺利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任务,并荣获“扫黑除恶先进集体”称号。
洞察·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 问题答案也并非单选题
多年的办案经验渐渐颠覆了龙叶原本对人性非黑即白的片面认知,每个人都是多面体,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中,同一个人身上可以贴上“好人和坏人”“真和假”“善和恶”的反向标签。
一起妻子故意伤害丈夫的案子中,妻子长期遭受丈夫酒后家暴,案发当日醉酒的丈夫因几句争吵便抓起妻子头发对其实施家暴,甚至连来劝架的儿子也没能逃过他的棍棒击打。双方扭打过程中,妻子随手抓起手边的木块击打丈夫头部,导致其丈夫严重颅脑损伤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
开巡回审判的龙叶
案件中很多问题的答案远不止单选题这么简单,有的案件呈现双选题,甚至不乏多选题,这也是家庭矛盾纠纷导致刑事犯罪类案件办理难度大的原因。龙叶认为案件办理时,最不该忽略、最容易找到切入口的地方,往往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渐变地带。
该案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当庭认罪。在法庭上,她的家人原谅了她,表示造成悲剧的原因恰恰是在被害人身上。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犯故意伤害罪的被告人,一个多年忍受家暴的农村妇女,又何尝不是受害者。所以,裁判时要注重将法理和情理、理性和感性有效结合。
柔软·不因一次虫害 而降低对某朵花开的期待
刑事庭工作,免不了要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的案子。这些时候,龙叶一直遵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回顾未成年人犯罪的共性,有的未成年人组成盗窃团伙,采用翻墙、破坏门锁等方式进入各类场所盗取财物;有的未成年人因几句争吵就携带刀具、射钉枪聚众斗殴。在他们的成长轨迹里大都能找到犯罪背后的实质性原因: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父母离异或一方丧偶,导致家庭教育缺失,成为让未成年人陷进犯罪泥沼的因素。
在龙叶的记忆里,对一名犯盗窃罪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开导时,自己和公诉人均已哽咽。父母离异后均重新组建新的家庭,都未尽监管责任,孩子每天过着受冻挨饿的日子,饥饿难耐时,迫不得已翻墙通过盗取财物购买食物填饱肚子。
一个孩子穿着单薄衣裳究竟怎么度过漫长冬夜?仅靠扒拉几口冷饭又是怎么凑合一天三餐的?龙叶不忍细想。
“作为孩子的父亲,血浓于水的你尚且没能给他任何依靠,就连基本的温饱都没能保证,他又指望谁能帮助他呢?孩子走向犯罪道路,你有很大责任。一定要吸取教训,多关爱孩子,避免类似缺失再发生。”苦口婆心对孩子父亲进行教育后,孩子的父亲有了悔悟,表示会尽快赔偿孩子盗窃相关款项。
“孩子,即使父母没时间照顾到你,你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要有志气,不能做危害社会的事”。龙叶法官满眼心疼,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进行开导。
许多类似的案子,即使办结了很久,一想起来,龙叶心上依旧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了一下。
每个孩子都是含苞欲放的花朵,只是在“将开未开”的特殊阶段,有的花会有光照不足的困扰,有的花会因肥料不足导致养分缺失,有的花可能正在经历一次看不见的虫害侵袭,倘若我们因此降低对这些花开的期待值,显然不公平。无论孩子的父母、老师,还是法官、检察官、警察以及社会各界,都可以变成一束光,变成施肥者,变成驱虫剂,共同守护他们迎来各自的精彩绽放。
下乡普法的龙叶
龙叶希望自己始终能对每朵花开都保持期待,通过帮教,为迷途的孩子照亮身心健康的人生正道。
荣光·真正的认可来自于人民群众
阳光雨露、披星戴月、酸甜苦辣……这样的词汇,在20年坚守刑庭岗位的日复一日中,被龙叶慢慢咀嚼、逐渐消化。而今,她早已在一件件刑事案子办结时,在一摞摞卷宗归档时,在轻车熟路敲响法槌、传递公正的审判台上,感悟到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尝到审判生涯里的丝丝回甘。
2007年被建水县人民法院评为“优秀书记员”
2008年被建水县人民法院评为“优秀书记员”
2008年被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十佳书记员”
2010年被中共建水县委员会建水县人民政府评为“综治维稳先进个人”
2014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2020年被建水县人民法院评为“办案能手”
受表彰的龙叶(左二)
初入职场时对法官职业的崇敬和向往,正是在她守初心、担使命的持久付出中,在走上表彰舞台领取奖杯奖状的高光时刻,发出来自组织认可和人民信任的声声回响。
奋斗在审判事业的漫漫征途上,龙叶法官用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工作日,串联起20载“非凡”成绩,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诠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职业信念。
她对法律权威的信仰和对司法为民的信仰,值得我们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