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19年来,打击犯罪,他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治安防范,他心细如发、管理细致;服务群众,他全心全意、热情周到。他就是石屏县公安局民警张智纲。
坐一样的板凳 喝一样的水
2006年,参加工作的张智纲被分配到石屏县公安局牛街派出所,这里95%的群众是彝族。作为一名新警,为了尽快胜任工作岗位,做好群众工作,张智纲一有时间就往村寨跑,与彝族群众交流,主动学习彝族知识、民俗,在村民家里,他和村民坐一样的板凳、喝一样的水,与村干部、村民“拉家常”、促膝谈心,拉近距离;同时,开展法治教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所能及地帮村民解决小问题、小困难,终于凭着一股不屈不挠的闯劲,他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村民们常说:“和张警官交流没有隔阂,我们彝族同胞都当他是好兄弟。”
当时,正是换发“二代身份证”的高峰期。一开始,张智纲去村民家里办理二代证,村民普遍觉得“我们不出牛街,不需要办理二代身份证”。张智纲向有经验的老民警请教,老民警告诉他,做群众工作,简单讲,就是要“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俯得下身、办得成事”,渐渐地,他学会了入乡随俗,以朋友角色与群众交流,通俗易懂地向村民讲解了办理“二代证”的便利,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村民纷纷办理了“二代证”。
“有点自责 我再跑快一点就好了”
2009年2月的一个深夜,张智纲接到群众报警称:“我刚刚看到有一名男子牵着一头黄牛在公路上走,行迹十分可疑。”接警后,张智纲立即和3名战友前往查看,在他腊村委会旁的一条小岔口发现了可疑男子。张智纲立即下车,亮明身份,男子见状扔下黄牛撒腿就往旁边的树林里跑,张智纲也和战友一起冲进树林,追了一阵子,冲在最前面的战友小杨突然大喊:“他有刀,小心!”当张智纲追上时,小杨已经在奋力控制男子,他赶紧上前参与抓捕,在大家的配合下,男子被成功制服。此时,在电筒光的照射下,大家才看见小杨防刺服胸口位置已经被刀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手臂被轻微划伤。事后,张智纲很自责,他觉得自己再跑快一点,或许小杨就不会受伤了。这也成了张智纲从警以来最难忘的一次抓捕。
反诈先锋 辖区“零发案”
2010年,张智纲调往新城派出所工作,2013年任副所长。从民警到副所长,他感觉自己的担子更沉了。除了日常的值班、接处警、社区工作,他还要当好所长的助手。
新城乡辖区总面积132.63平方公里,人口1万余人,下辖80个自然村。近年来,诈骗案件频发,但新城乡却宛如“世外桃源”——自2022年2月以来,电诈案件“零发案”。这与张智纲和战友们的努力密不可分,长期以来,新城派出所坚持“电诈可防可控”的理念,全力做好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为辖区百姓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反诈“防火墙”。在下乡走访时,张智纲见缝插针,向群众开展反诈宣传,推广“金钟罩”反诈小程序、国家反诈中心APP,切实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2024年6月的一天,张智纲在走访一年轻群众小赵时,小赵说自己闲暇时间就是打打游戏,无意间他还说有个聊得来的“网友”要送他游戏装备。张智纲一听,马上警觉起来,于是叫小赵多个心眼,小心被骗,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过了几天,小赵打电话给张智纲说,他在领取“网友”送的装备时,对方说他操作失误,账号被冻结,要他转钱验证一下,他“拿不准”,请张智纲帮他看看。张智纲一听这熟悉“套路”,立马告诉小赵不要转账,这很可能是诈骗。挂断电话后,张智纲还是不放心,又找到小赵,并向其详细讲解了类似骗局,最终小赵没有被骗。“谢谢你们那么细心、尽心!不然我就被骗了!”小赵十分感激地说。
派出所的“老黄牛” 默默无闻尽职责
在新城派出所工作十余年,张智纲对辖区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在调解邻里纠纷时,他不偏不倚、有理有据,村民都认可他说的话。有时候民警啃不下的“硬骨头”都会向张智纲请教。这一幕,让张智纲仿佛又回到过去,回到才参加工作的时候,他也是这般向老民警请教问题。如今,十余载过去,他已经是派出所的“老黄牛”了。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张智纲共破获盗窃、抢夺、故意伤害等案件1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20余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