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河长安 > 政法文苑

射击场里的小麻雀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 2018/05/15

   以前听说过一句谚语:昆明百货大楼顶上的麻雀­---胆子大。想不到这句话在一年一度的训练基地应了景,我要说的是:射击场里的小麻雀,那是一个大胆子!

  枪声在射击场里此起彼伏,职业警察能从枪声中分辩出那是什么枪型,有规律、无规律的枪声,似春节里的爆竹,把硕大射击场内的空气震裂撕碎。 

  枪声本不悦耳,是因为高分贝的声音,超出了人正常的听觉耐受力而变得剌耳,有资料显示,正常环境下的声音分贝在40左右,而枪声的分贝一般都在80120分贝左右,更何况,这是一群警察在同时射击时所发出的枪声和所产生的噪音分贝。 

  在分组射击间隙时,不经意间从密集的枪声中听到了另一种声音­­——鸟叫。 

  “射击场里有鸟?”,不会是长时间浸泡在枪声中的听觉出了问题,带着疑问寻着声音转动脖颈举目看去,“哇!真是有鸟” 

  在头顶上方射击场巨形的横跨钢梁上,两只小麻雀站在灰色的钢梁边沿,正叽叽喳喳的叫着,与嘈杂的枪声相比,它们的叫声显得有些呢喃,也许人家本身就是呢喃,只不过在这种环境中两个小家伙提高了声音分贝。 

  射击场有鸟,对于我来说这可是从未见过的新鲜事,喜欢观察细节的我,把目光投向了两个小不点,很想好好看看它们,并冲动地想如有可能就写一个射击场里的鸟故事! 

  也许是老天相助,也许是鸟解人意,印人眼帘的两只小麻雀,在我的跟前“演”了这样一幕电影。 

  这是两只瓦灰色的小麻雀,猛然间,我终于知道人们为什么还把它们叫“瓦雀”,一只大点,一只小点,两只身材各异的小家伙,不知是父子母女、还是姐妹兄弟,反正显得很亲昵,它俩在横梁上轻快地跳跃着,一会停足东望望西瞧瞧,一会又不知何故的各自走东向西。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只要是大的一走,小的必然跟着动,但如果小的走,大的不一定动,有时距离稍远点,大的就会叽喳一声,小的就会蹦蹦跳跳地回到大的身边,有时小的会将自己的小身体往大的身边靠一靠,大的会用嘴在小的头上、身上啄几下,像大人用手敲敲顽童的小脑袋、拍拍孩子的小肩膀,不知是告诫、训斥还是鼓励,不身处鸟世界不知鸟语,不然会更加有趣。 

  突然,大的好像感觉到什么,一个俯冲飞向了地上的草地,就落在我面前大约五米的地方,定睛一看,原来是从前方的射击位置上飞过一个弹壳,麻雀应该把之当成了常玩的玩具,望着眼前阳光下闪着金光的尤物,它转动着圆圆的小脑袋左右看着,再次发出呢喃的鸟鸣,像街头恰逢好友巧遇知音。 

  小的那只也在这时从横梁上飞了下来,直接落在了小小的弹壳上,也许是有些冲击力,弹壳在它触击时轻微的向前滚了一下,小家伙用它粉嫩的小爪子在微动的弹壳上也跟着动了动稳住了重心。大的那只向前一步,歪着脑袋顺着弹壳口向里张望,随后把纤细的小嘴伸进壳中,接着又缩了回来,我看到更为生动的一幕:它在此时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抖了抖身、跷了跷尾、随即发出了一声响亮的鸟鸣,我也在此时作了身陷鸟世界的假设­­——小麻雀应该是闻到弹壳中新鲜而又熟悉的火药香气,它陶醉了,陶醉得闭上了眼睛,舒服得一个哆嗦,或许是猛然间受到浓烈火药味剌激的缘故,剌激得它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噎,麻雀陶醉了,我也被此时的神假设所陶醉和折服!     

  更令人陶醉的场景还在后头,一只小鸟飞进了在等候射击的一群民警当中,人群顿时有了些许骚动,一位机敏的民警小心地从人群包围的地上抓起了它。 

  这是一只更小的麻雀,应该属于儿童团的行列,还是少年,小不点一眼看去羽毛未丰,没有成年鸟羽毛的那种色泽滑润。 

  被捧在手心的小不点也不忌生,睁着明亮的小眼,晃动着黑灰色的小圆脑壳东瞅西瞧,也许是初夏的气温还有些凉意,兴许是第一次接触到人的体温,或许它把民警的手心误认为是家中温暖的巢穴,小家伙干脆卧在了掌心中,甚至闭上了小眼,享受着人体30多度的温柔包裹…… 

  突然,刚才还十分安静的小不点一个鲤鱼打挺飞出了掌心,飞上了一旁的高墙,一个小跳就没了踪影,我又有了神假设:它妈妈在喊它回家吃饭! 

  回过神来的我这才想起了弹壳旁的一大一小,转头望去,俩只小麻雀早没了身影,意欲未尽的我转过身向着刚才的钢梁望去,发现一只麻雀站在硕大的横梁上一动不动,一阵小风吹来,掀起了它胸前薄薄的羽毛,露出了小胸脯上微红的胸肌。 

    轮到我们射击了,我不舍地加入行走在进入射击位置的行列中,再一次难舍的转头望去,那只小鸟仍讫立在微风中,不时露出它模糊的小胸肌……(作者:开远市公安局  石朱)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