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河长安 > 政法专栏 > 法院天地

河口县法院多元化解维护边境安宁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 2018/10/10

  河口县人民法院在推进中越友好、促进边疆稳定和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司法机关职能作用中,增强法治自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为守好国门、维护民族团结、边境安宁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跨境协作机制——开启异国文书送达新模式 

  “谢谢法院!谢谢法官!”今年88日,当河口县居民杨其巧拿到法官送达的39600元款项时,激动地说。 

  今年33日,杨其巧因操作失误,误将人民币39600元打入越南籍居民陶某在河口开户的银行卡。在双方协商无效后,杨其巧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 

  “接到诉状后,我们立即通过双边外事办启动了异国文书送达机制,很快,越南老街省法院第一时间找到了该居民,并通过双方外事办把相关诉讼文书送达越方被告,被告按时应诉,并当庭返还39600元,原告在收到款项后,向法院申请撤诉。”河口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赵元凤说。 

  据赵元凤介绍,河口县人民法院是我省首家与越南老街省法院达成会谈机制常态化的法院,以往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送达的文书,现在一个月就能解决问题。 

  立大国自信,强法治担当。院长傅军介绍说,河口县人民法院2013年成立涉外合议庭,2016年成立涉外法庭,从2013年到现在共处理涉外案件94件,其中民事案件44件,刑事案件50件,与越南老街市法院成功举行15次工作会谈,涉外矛盾找河口县人民法院已成为两国边境人民的共识。 

  诉讼服务中心——打造司法为民新样板 

  “大姐,根据你的问题,我们建议你到驻院司法律师处进行咨询,如你不满意,我们再走司法程序。”918日,进到河口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李忠南受到了法院法官的热情接待。 

  诉讼不跑回头路,案件办理一站式。河口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面积虽小,但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前置平台,成立诉讼服务中心,根据案件特点进行分流办理;整合资源,设立常驻律师工作站,民族调解工作点,形成案前和解、民间调解与法律审判相互结合的办案模式;创新内容,将瑶族“度戒”成人礼中具有准法律效果的“十戒”、“十问”作为司法、道德宣传主线,积极开展民族性司法活动,将民族好传统变成遵法守法好习惯、道德标准线、是非分界线。 

  把法律自信铭刻在心,用法律公平温暖人心,来到诉讼服务中心的越南籍务工人员阿德、阿珍感受最深,因务工工资问题找到河口县人民法院时,接待法官赵石用越语和她们交流,还妥善解决了她们的问题。 

  “诉讼服务中心‘点菜式’服务,方便群众诉讼办案不说,也给法官‘松绑’,现在我们有更多时间解决疑难杂症,深入社区、深入乡村进行法律讲解、法治宣传,培训更多的法律调解员。” 法官赵文玲说。 

  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社会综合治理新平台 

  “如果同意调解内容你俩就握握手,下来之后要按照要求执行。” “黄主任的话讲到了我的心坎上,都是乡里乡亲,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伤了和气。”村民盘生才说。 

  919日早上,河口县南溪镇法庭调解室,一场围绕土地纠纷的人民调解正在进行。经过镇综治办主任黄浚依的耐心调解,纠纷双方盘生才和陶建华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而调解人黄浚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人民调解员。 

  依靠基层组织处理好群众的小事,河口县人民法院像黄浚华这样的人民调解员共有499人。 

  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乡镇,河口县村有调解员,大的乡镇有派出法庭,法院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分流到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邀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法院共同调解,形成了行业调解、民族调解、专业调解和司法调解等网络调解格局。 

    探索网上纠纷化解机制,搭建矛盾纠纷监控平台。由县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妇联、司法等8个部门成立了河口县诉调对接调处矛盾纠纷网络平台,在各联动部门设立了工作站,公布联系电话,实现了网上解答群众咨询、调解简易民事纠纷、分流案件等功能。自平台开通以来,年均接受咨询、调解案件近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