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远法院坚持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认真践行“三个面向”“三个便于”的总体思路,以最优司法服务助力市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整合资源,夯实法庭工作根基
开远市人民法院党组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人民法庭建设的首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庭干警的政治素质。加快智慧法庭建设步伐,通过科技法庭建设项目,2022年初可实现三个人民法庭网上办公办案,各类业务应用和数据传输需要,切实提高诉讼服务水平。强化法庭安保工作,完善安检系统,配齐安保人员,保证法庭24小时有人值守。坚持从优待警,优先保障一线人员办案需求,配齐警务装备,购置办公和生活用品,以加强人民法庭“人财物”保障为切入点,实现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
放权赋能,增强履职尽责本领
狠抓质效提升,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合理配备资源,激发内部潜能,办案质效稳步提升。2019年以来,各人民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908件,结案867件,结案率95.48%,调撤率70.54%,同比分别增长8个和9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等多项核心指标始终在高位运行;充分发挥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纽带”作用,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强化与辖区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推行“一庭两所”机制,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保持深度对接,紧紧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实现法院调解、人民调解、基层组织调解三者有机结合。
2019年以来,各人民法庭诉前调解纠纷114件,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12次,不断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水平。积极探索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模式,转变以往只办理传统民商事案件的做法,逐步向执行案件、轻微刑事自诉案件拓展,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最大潜能。
延伸职能,提升普法宣传效能
以人民法庭为阵地,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2019年以来,各人民法庭围绕全市经济发展中心工作,深入村寨、学校、园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电信诈骗、禁毒防艾、控辍保学等各类普法活动21次,选取典型案例开展阳光司法活动30次,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深入推进《民法典》宣传教育,组织宣讲团到各乡镇开展法治讲座,扩大《民法典》的宣传覆盖面和社会知晓率。常态化开展送法上门,院领导开展对驻乡镇企业进行走访21次,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开远市人民法院 赵瑞凡)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