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送“典”进万家,法治春风暖苗乡
来源:屏边县人民法院
作者:

   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屏边县人民法院组织法官干警走进校园,通过"家长课堂+学生普法"双线并行的方式,将《民法典》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苗汉双语话“典”章,家长课堂解民惑 

  活动中,法官们化身“法律翻译官”,以苗汉双语结合的方式,为家长们带来一场场“接地气”的普法课堂。针对常见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法官们结合苗族传统习俗与《民法典》条文,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要点。针对家长们的提问,如“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如何界定?”“民间借贷怎样写借条才有效?”等问题,法官们逐一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家常话”,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童趣问答传“典”意,校园课堂护成长 

  在对孩子们进行民法典讲解中,法官化身“故事讲述人”,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民法典》知识融入校园生活。“同学故意弄坏你的书包,该怎么办?”“收到陌生人的‘礼物’能不能随便拿?”法官抛出一个个贴近学生日常的问题,与同学们热情交流。学生们争相举手,从“告诉老师”“要求赔偿”等回答中,法官逐步引导他们认识财产权、人身安全等法律概念。针对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法官通过情景化提问与互动讨论,教会孩子们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在你来我往的问答中,法治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互动交流解""惑,家校法治筑桥梁 

  在普法活动的最后环节,法官与家长、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家长和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官们认真倾听每一个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详细解答。同时,法官还鼓励大家在今后遇到法律问题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场面对面的深入互动交流,成功搭建起法院与校园、家庭之间的法治桥梁,让《民法典》的法治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苗乡孩子子与家长心田,在苗岭大地播撒下知法、守法、用法的希望火种。 

  此次“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屏边县人民法院以“精准普法、深度互动”为特色,通过与学校、家长联合的普法模式,既解答了家长的法律困惑,又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良好效果。未来,屏边法院将持续开展更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法治宣传活动,以更丰富的形式、更接地气的内容,让法治春风常拂苗乡,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法治屏边注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