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公安局沙甸派出所全面盘活群众资源,在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情民意了解和区域柔性管控中发挥作用,不断延伸警务工作触角,组织和凝聚群众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提高公安社会防控能力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01党建引领转思想,凝聚共识讲担当
沙甸派出所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队建,队建促作风转变,作风转变促工作目标实现,充分发挥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履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民警增强服务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提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02基础夯实强要素,鲜活数据强管理
发挥社区民警作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础信息采集、辖区巡逻防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基础工作,定期向社区群众进行报告,不断延伸警务工作触角,以提高矛盾纠纷的发现能力为重点,滚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联动相关部门,有效预防、及时化解因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风险隐患,一是人口管理更及时全面。入户走访覆盖辖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数据20000余条;二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更鲜活,对外来人员出租房、自购房、经商、就业等及时纳入管理服务,加强法治宣传;三是辖区要素管控更全面,重点强化治安要素检查,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工作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秩序良好,获群众好评;四是治安巡防工作常态化。重要节点组织警力对重点街面、路段、部位、场所开展巡逻防控,重要时间点提级勤务模式,调整优化警力配置,圆满完成各项安保任务;五是加强救助服务。实现网格化巡防,动中备勤,对各类警情确保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响应、处置。今年以来共接处警200余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开展群众求助100余起。
03机制落实转作风,提升能力强服务
聚焦公安机关窗口服务能力提升,全面优化基层公安机关政务服务便民利民措施,深入开展延时服务,强化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员工背景核查,依托公安“互联网+”平台,实现“网上办、自助办、随时办”和“异地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每周六开展户籍延时服务,协助企业开展员工前科核查。紧盯影响群众生活和安全的“小案件”、治安纠纷等警情,建立警情通报机制,通过周例会拟定工作措施,确保“接调出处”工作全闭环顺畅有序。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和案件侦办,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5%,及时查破盗窃案件,为群众追回被盗摩托车6辆,手机6部。
04普法强基补短板,提升意识强防范
一是以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为载体,开展法治宣传“四进”活动,“进学校”12次, “进社区”7次,“进企业”3次,“进场所”20余次,法治宣传几乎覆盖辖区全范围;二是开展全警反诈宣传,通过校园安全法制讲座、入户走访、警银协作、精准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现已将8000余人纳入“金钟罩”保护,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劝阻,营造出“人人留心防范、共同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
05群防群治创安全,警民共治享平安
践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工作理念,优化整合护村队、网格员等力量,拓宽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途径,让群众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使群防群治队伍成为基层警力的有效补充。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规范治安联防队伍建设,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联防队伍参与治安巡逻防范360余人次,协助公安机关排查隐患5处,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收集社情民意3个,让群众感受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安全”,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下一步,沙甸派出所将持续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走进社区,与群防群治队伍形成合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降低因矛盾纠纷引发社会治安案事件的几率,实现社会治安平稳有序,扎紧扎实辖区安全“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