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司法局深入挖掘整合各级法律资源,通过建立社区法律工作室、村综合调解室等,积极探索推进法治社区(村)建设,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元阳县和馨园社区法律工作室成立以来,聚焦社区居民矛盾纠纷化解,统筹协调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治力量,构建了由召集人、法律顾问、联络员、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四级联合调解机制,搭建“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法律咨询等问题,畅通司法便民“最后100米”。今年以来,和馨园社区共化解矛盾纠纷6件次,法律咨询5件,提供法律援助3件,有效维护了邻里和谐,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以“三下降一扭转”为工作目标,以法律工作室、乡村调解室为阵地,以法官、检察官、律师、调解员等普法力量为纽带,积极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宣传活动,以法治小课堂、法治小故事等形式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对典型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组织公开调解,进行“以案说法”,达到调解一起纠纷,守护万家安宁。收集有代表性普法案例,开展“行走的课堂,普法案例分享会”,依托工作室普法资源,把普法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有效提高群众法治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法律工作室召集人带头作用,带动辖区居民参与志愿普法、调解纠纷,培育社区“调解能手”“法律明白人”。联合政法部门,整合县、乡、村三级资源在元阳县全福庄村建立“合拉调解室”,把全村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分成21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1名,集隐患排查、矛盾化解、便民服务于一体,实现“小网格”撬动“大治理”。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共治共享。借助调解室进驻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发动辖区内老干部、老教师等成立普法、禁毒宣传、交通安全劝导等志愿服务队,形成多元参与文明行为促进体系,共同解决社区(乡村)治理难题,不断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合力。截至目前,元阳县共征集普法志愿者431人,开展普法活动120余场次。
由元阳县司法局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和检查,协助制定法律服务清单和服务标准,打造工作标准流程,加大服务人员培训力度,确保对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听的懂”“接的住”“转的准”“办的好”。着力提升基层法律服务现代化,拓展“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模式,在全县社区法律工作室、乡村调解室共计投放“云岭法务通”法律服务机器人23台,聘请上海徐汇区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实现基层群众提需求,线上律师“开方子”,基层干部抓落实,满足群众多元化法律需求。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工、军属等特殊群体,开展送法到家活动,律师到家门口开展法律援助,法官到村里开庭,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