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2月,我院党组站在全新的高度,结合新时期诉讼服务中心开展的各项配套工作,提出了恢复“大立案”工作模式的工作构想,其与传统模式有诸多不同,将全市范围内 11个乡镇的民商事案件的庭前送达工作全部纳入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最终目的是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整合资源,实现送达工作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将分案、送达、排期、保全等庭前准备活动从业务庭剥离,减轻业务庭负担,减少开庭前承办人员与当事人的接触,排除庭前程序给法官带来的种种干扰,促使承办人员能够集中精力审理并办理好每一个案件。
农村送达相对于城市送达难度较大。一方面,农村里农民都忙于农活、路途遥远或者外出打工,从而不能及时到法院领取相关应诉材料;另一方面,农村农民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从而消极应诉。特别是在不良贷款催收案件中,农户不良贷款沉淀总额大、单笔金额小、户数多、分布广,加之农村经济落后,城镇经济发达,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小,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增多,不少农户举家外迁,下落不明。法院首选送达方式即打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比较偏远的农村,当事人来回一趟不容易,特别是遇到农忙季节,送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但人民法院本来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的,所以即使下了班,法院干警也会经常采用“上门服务”的方式到农村去送达。
农村送达困难重重,我院立案庭提出夜间送达、节假日送达、循线追踪送达、分段逐片送达、采用传真、 QQ邮箱、电话录音送达等举措加快送达节奏,保证送达质量,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作者:蒙自市法院立案庭 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