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河长安 > 理论研究

开远市女性经济犯罪研究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 2013/11/1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广大女性逐渐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女性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事企业出纳、会计、收银员等与金钱打交道的工作,这些都是女性自身的特点占绝对优势的表现。但是,少数女性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现象,迷失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步入了经济犯罪的歧途 。针对现阶段女性经济犯罪呈高发之势,本文就开远市经侦部门2009年以来抓获的10名女性进行剖析,分析当前女性经济犯罪普遍存在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
一、开远市近三年女性经济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2009 年以来,开远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共破获涉及女性经济犯罪案件57起,占三年案件总数的50%,共抓获女性经济犯罪嫌疑人10名,占抓获总人数的25%,从案件类别来看,涉及女性职务侵占案25起,占全部职务侵占案的96.2%,合同诈骗案18起,占全部合同诈骗案的33.3%,非法经营案2起,占全部非法经营案的15.4%,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11起,组织、领导传销案1起。
二、开远市女性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
( 一)新型经济犯罪案件增多,涉及领域扩大。 传统女性经济犯罪多局限于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类,但随着开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女性涉及的经济犯罪类型也不断增多,过去较为少见的组织、领导传销案、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等也时有发生,且职业涉及公司、企业、村民小组、建筑工程、运输等领域。
( 二)涉案金额巨大。 在开远公安经侦部门2009以来侦办的10件57起女性经济犯罪中,涉案金额共计1119万元,占三年经济犯罪涉案金额的81%,其中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5件有49起,占女性经济犯罪案件的86%。
( 三)年龄段相对集中,中青年比例增大。 从女性参与普通刑事犯罪的角度看,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以18-30岁的青年女性居多。而经济犯罪案件中,女性年龄集中在24-4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多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从业经验,且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特殊阶层,肩上经济担子繁重。2009年以来开远公安经侦部门抓获的10名女性经济犯罪嫌疑人中,有9名属于这一年龄段。
( 四)高知女性犯罪比例上升,犯罪手段智能化。 普通刑事犯罪,犯罪中的女性文化水平通常不高,但在经济犯罪主体中,高知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开远公安经侦部门抓获的10名女性犯罪嫌疑人中,大学或大专学历3人,高中或中专文化3人,其余均为初中学历,且10名女性中大多能运用计算机施行犯罪或者运用计算机隐蔽犯罪行为。
( 五)呈现结伙或团伙作案趋势。 从犯罪特点上看,女性犯罪和男性犯罪往往有很大差别,相比较男性犯罪而言,女性犯罪手段单一,且多为单独作案,团伙、集体及有组织的犯罪少。但从近几年来看,女性犯罪在作案方式、方法已经逐渐趋向男性化,在结伙作案上甚至较男性更为紧密。如2011年,开远公安经侦部门破获市内首起组织领导传销案,本案呈现以女性为主,男性积极参与的特点,并且从作案方式看,两名女性分工明确,一名负责网络聊天,一名负责电话联系,以网恋为由诱骗男性从全国各地到开远从事“连锁销售”传销活动。
( 六)自恃才高过人,心存侥幸作案。 女性不再是“无才”的代名词,参与经济犯罪的女性,往往具有“一技之长”,特别是女性财会人员职务犯罪大多利用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现代财会系统电子化做帐普及的情况下,做案时自认为是高科技作案,手段隐蔽,只要把帐薄冲平,便以为天衣无缝、无人知晓,不会被查出什么问题,从而产生一定的侥幸心理。
三、当前女性经济犯罪普遍存在的共性和原因
( 一)家庭、爱情观念至上动摇女性情感防线。 女性情感丰富,遇事容易动情,感情细腻、深沉,在处理事情时常常富于内心的体验。绝大部分女性对婚姻家庭、爱情问题看得很重,相对男性而言,她们对感情的依赖性更大,更容易受感情因素困扰, 畸形婚恋是女性经济犯罪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8 年, 为了博得情人的欢心,开远解化厂 王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利先后侵占企业187万元用于两人购房、旅游以及各类高档消费。
( 二)社会不正之风左右女性价值取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水平得以大大提高,但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社会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似乎超越了一切。在此背景下,女性进入了社会的所有阶层和行业,她们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物质欲和金钱欲诱发并放大了部分女性原有的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爱慕虚荣的欲望,其中一些没有正当职业、但对金钱的追求却并不比别人低的女性容易走上经济犯罪道路。
( 三)身染恶习诱使女性铤而走险。 现代的许多女性为了寻求刺激而沾染恶习,为了弄钱不惜以身试法。2011年,某保险公司开远银保部客户经理邓某某利用职务便利获取参保客户的身份证及保单资料,套取本公司保单质押贷款后用于个人挥霍,邓某某归案后交代其将套取的资金多用于赌博。
( 四)争强好胜压垮女性守法准则。 在男性强权环境中,追求职位身份的认同是女性实现安全感的重要方法,而在没有人际关系支持的情况下, 女性要在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往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当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女性往往沉浸在自己取得的成绩中,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地位和荣誉不惜以违法犯罪手段铤而走险。2009年,开远公安经侦部门在侦办苏某某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案中发现,苏某某在 担任村民小组组长期间 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带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多项荣誉,后为了维护自己来之不易的各种“光环”,苏某某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认为村里的许多事别人不能办只有自己能办从而忽视了法律,因此苏某某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以养鸡为名将村里的一些耕地以村民小组的名义收购后转手倒卖,从中非法获利人民币400余万元。
( 五)企业管理不健全为女性经济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我国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广大女性逐步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单位管理不严,监督乏力也是女性走上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实中,女性经济犯罪职务侵占案件和挪用企业资金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两类案件的发生多与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出现漏洞有极大关系,财务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客观上增加了职务侵占案件和挪用案件的发生几率,使女性经济犯罪有可乘之机。
( 六)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女性陷入犯罪泥潭。 被查处的经济犯罪女性大多疏于学习法律知识,有的虽然文化程度较多,但平时极少学习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薄弱。同时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常易于信任他人,女性轻信他人的性格特点增加了上当受骗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非法经营烟草案件中,女性嫌疑人最初参与多是被家人或朋友拉入其中,并无犯罪的故意,有的直至被抓都还未意识到自己是犯罪。
四、女性经济犯罪防控对策探讨
( 一)切实转变观念,消除对女性盲目“放心”心理。 一般认为女性工作人员胆小谨慎,做事细致周到,不会违规违法办事。因此,很多单位不仅在财务、出纳、收费等掌管钱财的岗位喜欢使用女性,而且对社会上一些女性参与的非法经营、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缺乏应有的警惕,致使一些不法女性长期在隐蔽状态下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实际上,女性同样具有人性中的需求、欲望和一般弱点、缺陷,同样要受到人性中潜在的“阴暗”心理驱使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只要放松教育和监管,她们同样会冲破法律法规的防线而铤而走险。因此,对女性加强教育和监管不容丝毫放松和大意,在遵纪守法教育的层面上,必须将她们与男性一视同仁,放在平等的位置来看待,不能因性别而降低教育和监管程度。
( 二)加大犯罪惩治力度,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严厉惩处严重女性经济犯罪,依法严惩不贷,通过打击给予教育和震慑,使那些在犯罪边缘上的女性能悬崖勒马,也使有犯罪苗头和迹象的女性有所畏惧而望而却步,从而达到警醒和预防的效果。在严厉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犯罪女性多为初犯、偶犯,法定刑相应低,适用轻刑符合法律规定。从社会效果看,社会对这部分女性犯罪包容度、重返社会接纳度较男性高,且女性本身具有社会性强的特点,对符合条件的女性犯罪人适用从宽、轻缓刑事政策等有利于家庭稳定、减少社会矛盾,符合社会需要。
( 三)加强警示教育,消除侥幸心理。 与其他女性犯罪不同的是,大多女性经济犯罪分子都不是文盲,而是集智商、情商指数极高的“精英”。她们之所以明知故犯,很大程度上是侥幸心理作祟,以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隐蔽,认为自己隐匿犯罪手段高明,认为自己关系网范围广,认为“朋友”不会出卖自己,自己的犯罪不被人知或少被人知,轻易不会被揭露。针对这种侥幸心理的特点,女性 工作单位和妇联、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要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按照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正确引导、教育女性,着重提高女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宽容大度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克服依附心理,强化自我保护及自立、自强能力, 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认清和明确犯罪的严重后果,筑牢远离经济犯罪的思想防线。
( 四)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 不管是男性犯罪还是女性犯罪,经济犯罪还是刑事犯罪,往往都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失控相关。大多数经济犯罪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缺陷诱发的犯罪,突出表现是钻法律和政策法规的空档,打擦边球,不断使经济犯罪由非法型向“表面合法型”转变。高学历知识水平的经济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寻求制度之外的空间,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要加强制度规范,推动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减少犯罪空间。
( 五)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为女性营造适宜的生存和发展氛围。 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较男性要担当更多的角色与责任,加之女性天生较为脆弱与敏感,使其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此,除了以上普遍层面上的加大犯罪惩治力度,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制约等方面的措施手段,还应该针对女性特点,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在家庭和社会层面为女性营造适宜的生存和发展氛围。首先,要在家庭环境与氛围上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与关爱,要充分肯定其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恤她们的辛劳。同时,净化职业女性的生活圈,弘扬正确的婚恋观,给予女性更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让女性真正成为得到平等关爱、平等待遇的社会成员。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女性身负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加之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思想情绪易受外界影响。现实中少数单位或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对女性职工的教育和管理不够重视,即使有妇女组织也形同虚设。针对此情况,要加强单位的组织管理,给予女职工更多的关爱。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和提高女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女性在职业的道路上健康顺利地发展。(作者:开远市公安局贺尔佳)

阅读下一篇

“五心合力”打造优质“产品” 从一起百分卷,谈如何提升执法质量考核成绩

“五心合力”打造优质“产品”从一起百分卷,谈如何提升执法质量考核成绩.

返回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