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河长安 > 文化建设

车路相伴检察情深—写在父亲退休之际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 2017/08/23

杨伟林,绿春县检察院主任科员,一级警督警衔。从检37年,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本文作者杨莹莹,系杨伟林之女,现为石屏县检察院技术科科长兼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室负责人。在父亲杨伟林即将退休之际,女儿杨莹莹撰文深情回忆父亲车路相伴的从检生涯。
2017 年,是父亲在绿春县检察院工作的第37个年头,过完8月,父亲就要告别工作岗位退休了。父亲虽不善于言辞,却也难掩内心那份深深的不舍。从上世纪70年代检察院恢复重建之初配置了第一辆吉普车时起,父亲工作的主业就是开车。如果要用一个比较贴切的词来形容父亲对工作的态度,那就是“尽忠职守”,这一份忠诚,不需要用任何华丽的词藻来修饰;这一份坚守,值得我这个检察二代女儿为即将退休的父亲写点什么作为留念。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绿春县检察院的小院子里度过的,办公楼和家紧挨着,每次父亲出差回来一按喇叭,我就会飞奔着出去迎接。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开过的第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顶上有一个红色的警灯,车牌号是70016,走在上学路上只要一见父亲开车路过,我便激动地指着告诉小伙伴们“70016是我爸开的”,这就是孩提时代父亲的职业带给我的简简单单的快乐和自豪,也是将我带上从检之路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在这个车辆普及的年代,会开车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可回到七八十年代,开车却是一门很专业的技能,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父亲告诉我,他开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1988年冬天去沈阳接单位新配的一辆吉普车,一去就是二十多天,一个人把车安全地从祖国的东北部开回了祖国的最南端。北方之冬寒,不是我们云南人可以想象的,手脚冻僵是小事,为了防止车箱水结冰,晚上停留休息时要把水放干,清晨出发时又要把水加满,路面结冰天黑又早,每天的公里数根本无法计划。第一次出省的父亲来不及驻足欣赏沿途的风景,一心只想着把车安全地开回去。新车的到来,改善了绿春检察院的办公办案条件,父亲说这一路的辛劳很值得。
出差在外的日子多了,照顾家庭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加之通讯不发达,母亲担惊受怕的日子也没少过。提起绿春的老公路,很多外地人来一次怕一次,路远狭长,蜿蜒曲折,车辆驶过尘土飞扬,行至高处胆小的人们直接不敢往下看。从绿春到当时的州府个旧,即便一大早出发也要天近黄昏才能到达。二年级时候的一个暑假,我硬磨着要跟父亲一起出差去个旧,正是那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在这段路上来回坐车的煎熬。途经被洪水冲毁的南沙大桥路段时,为了减轻临时搭建的铁索吊桥的负重,车辆只允许司机独自驾驶通过,我就在桥头下车跟随几个大人一起步行通过吊桥。第二天返回途中又遇山体滑坡泥石流堵路,附近的村民拿着锄头铲子挖开出一条小道,可不时又有车辆又打滑陷住无法前行,天色已经渐黑,父亲下车去和其它驾驶员叔叔一起帮忙推车,远望着父亲卷起裤腿双脚踩在冰冷的泥浆水里,做女儿的很是心疼。从那以后,父亲每逢雨季天出差,我心里也多了一分担忧和牵挂。
37 年里,父亲开车驶过的公里数加起来不知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了,只要一接到任务,不管白天黑夜随时出发,不管多差的路况都一定要到达目的地。那个年代不比现在,没有专业的洗车行,出差回来如果天色不晚,父亲要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洗车,穿着雨水鞋拉着长长的皮管一边冲一边擦,连车轮都要擦得干干净净,用“比做家务还认真”这句话来形容真是一点不假。如今,会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驾驶员的岗位似乎不再那么重要,可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常常教育我说,“开车是门技术活,这和你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一回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只要坐到这个驾驶位上,你就要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
37 年过去了,通往边疆绿春县城的路,已经从一条蜿蜒陡峭的盘山土路变成了宽敞的二级路,高速公路也在开工修建中;绿春检察院的执法用车,已是当年那辆吉普无法比及的。这样的条件,是我父亲在刚刚参加工作的年代不敢想象的,正因为如此,父亲一直教育我要珍惜现在的岗位,要对得起自己的那份工资。如今我从检十年,收获了很多表彰奖励,这和父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在2009年全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庆典之际,父亲收到了高检院颁发的检察荣誉勋章,这是我们这个家庭里两代检察人的骄傲。
三十余载检察情,不负青春不负岗。尽管没有在过一天业务部门,没有主办过一件有影响的案件,但父亲在驾驶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却有着37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有着安全行车竭尽所能的责任担当,有着风雨无阻不畏艰险的敬业追求,从37年前入检的那一刻起,用心、用情握紧手中的方向盘,在车轮滚过的道路上写下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供稿:石屏县检察院)

阅读下一篇

梦 回 故 里

我说:回去做我的人民警察。

返回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