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河长安 > 文化建设

身边的六尺巷故事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 2016/08/31

六尺巷的故事大家都读过,那首脍炙人口的“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家书,不知促成多少邻里和睦,传为了多少佳话。而在元阳县马街乡木梳贾村,也有这么一个现实版的六尺巷的故事。
元阳县马街乡木梳贾村民郭某2008年向本村村民李某买宅基地建盖房子。2009年郭某将房子建成后,郭某房子旁边还有一块空地,也是当年向李某买宅基地时一同购买的,如今,郭某心想把空地围起来另作他用。但当年的出卖人李某现在只承认卖给郭某的地基只包括现在建房的土地,剩余的空地没有卖给郭某,双方由此引发纠纷,甚至于郭某在把空地围起来另作他用时,李某还把争议地块上郭某裁种的果树砍毁,水池砸坏。纠纷发生后,村委会,乡政府多次组织双方调解,但双方因寸地之争互不相让,李某坚持认为当初他卖给郭某的地基并不包括这块空地,是郭某强行占用了这块空地,要求郭某停止侵权行为,调解未果,纠纷一直悬而未决。其间,两家人一直小摩擦不断,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渐冷。2016年3月,郭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李某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因李某侵权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案情虽然不复杂,但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两个家庭的长期争斗,不利于乡里和睦。承办该案的法官接到此案后,认真研究案情,认为双方在买卖宅基地的时候仅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进行,而且双方买卖时候只有口头约定,并没有签订过任何的书面协议,事情的起因是两家人为争一时之气引起的矛盾。纠纷虽然铸成,但双方世代为邻,感情基础较好,所以,该起矛盾纠纷宜用情感感召化解。因此,办案法官大胆决断,开庭当日会同乡政府、村委会干部组织双方当事人到现场进行调解。
刚开始双方对立情绪很大,互不相让。调解中办案法官随机应变,运用“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深入浅出对双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劝说双方:只要有一个睦邻友好的邻里关系,即使生活中出现了一点困难,就不必请远水来救近火了。随后,法官再巧妙地运用亲情感召,以“世代为邻,百年交好”的道理稳定了局面。经过几番耐心说理教育,当事人最终在承办法官、乡政府、村委会干部的调解下认识到了不该为这区区六尺土地,坏了两家人世代修好的感情,最终达成由郭某自愿补偿李某土地款2000元,郭某放弃其他诉讼请求的和解协议。
通过法官、乡政府、村干部的共同努力,终于使多年来一直纠缠不休的郭、李两家握手言和,恢复了往日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重拾了和睦乡情。(供稿:元阳法院作者:丁宏)

阅读下一篇

李花清照月

南宋朝的天空,大道隐没,麒麟踪绝,春风不度玉门关,三山五岳难现虹霁。鲤鱼深潜,淮水难度,驿道弥废。千年后的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正式公布了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的名字,其中有一个是李清照,香魂永留世间。

返回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