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再也不能给我谈理想了。”
“以后到派出所没有人陪我抽水烟筒了。”
近日,“小普”要退休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满是不舍。
村民口里的“小普”,就是在一个派出所坚守了37个春秋的石屏县公安局坝心派出所民警普文亮。
37年来,普文亮以朴实无华点亮平凡人生,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赢得了辖区百姓的赞誉和领导、同事的肯定。
默默奉献的“铆钉”
1982年3月15日,普文亮带着激情,带着憧憬,来到石屏县公安局坝心派出所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普文亮就像一颗种子,在坝心派出所的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学警务、练战术、强素养,普文亮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始终默默无闻地坚持,孜孜不倦地虚心请教。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他很快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新手成为行家。
2000年岁末,当地连续发生多起盗窃沿街门市案件。为尽快破案,保社区平安,普文亮连夜调取监控视频,层层推理,经过串联比对,屡犯盗窃、抢劫罪被处理的有前科劣迹人员王某及其同伙落入了法网,并由此成功带破20余起盗窃案件。
2010年6月,在清查旅馆时,他发现一对住宿的夫妇神色不自然,还故作镇定。随即检查男子的挎包,发现内有起子、剪子、弹弓等物品。他立刻意识到这名男子身份并不简单。在讯问过程中,可疑男子仍在狡辩,普文亮巧妙地抓住他与妻子之间的破绽,成功瓦解了该男子的心理防线,促使其主动交代了在县城盗窃8辆电瓶车的犯罪事实。
热心民警“小普”
工作中,普文亮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有心人;生活中,他更是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热心人。
在坝心镇,无论年老的,还是小孩子,辖区居民都不称其为“警官”,反倒叫他一声“小普”。扎根基层37年,普文亮与辖区群众融为一体,而凭借着他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小普”这一亲切的称谓也在辖区居民口中传开。
20世纪90年代,曾因打架斗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又因寻衅滋事被劳教半年的小张一直不被居民们认可。普文亮了解到,小张因村组拆迁,暂时没有了固定住所。普文亮多次和镇、村领导协调,为其安置了临时住所,为小张安排他擅长的水电修理工作,并自掏腰包1000元给小张作为临时生活费。普文亮的热心帮助让小张重拾了自信。
特殊家庭,一直是普文亮密切关注着的。20世纪90年代,在坝心小学有位小女孩,父亲早年因欠债出逃,杳无音信,母亲眼见生活无望,便远走他乡,小女孩只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过得十分清苦。普文亮在上门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面对与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女孩,普文亮当即决定以个人名义资助孩子。如今小女孩已大学毕业多年,每逢节日,女孩都会与他视频报平安。
37年的从警生涯,普文亮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总能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他点赞;没有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却总能让身边的人心安;他也不会说温暖人心的“心灵鸡汤”,却总是能带给别人无尽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