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河长安 > 政法园地 > 政法文苑

绿春:散落在山巅的“文化暗香”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 2022/12/16

  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一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了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浓雾深锁黄连山麓,一座小城坐落在云遮雾绕的山梁上,两侧流淌着规洞、松东两条河流,明黄色的蘑菇屋点缀其间,随着薄雾慢慢散去,“和谐家园”的模样呈现眼前。 

   

  “一年四季都是春,游山玩水不出城。”这就是祖国西南边陲大山深处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边疆小县城——云南省绿春县。在这片土地上,有哈尼族同胞用勤劳智慧与汗水在崇山峻岭、千沟万壑之中创造出的举世无双的杰作——“哈尼梯田”,还有多年来积淀出的古朴厚重、热情奔放的各民族文化。 

  当然,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边疆小县,还驻扎着红河边境管理支队绿春边境管理大队的移民管理警察,他们戍守着153 公里边境线,发挥着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管边控边、疫情防控、反恐维稳等重要作用,与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群众一起,以勤劳智慧的血肉之躯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守卫着、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绿春,也叫东仰,原名“六村”,意思是指县城周边有6个哈尼族村寨。19587月建县时,当时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依据境内“青山绿水、四季如春”的特点和原“六村”谐音,亲自定名为“绿春”。 

   

  云南省绿春县 

  文化风情像春水长流 

  一个民族的文化力强盛,生命力就强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不仅要靠经济实力,最终还要通过文化符号来表达。绿春县境内世居着哈尼、彝、瑶、傣、拉祜、汉6个民族,为绿春的历史文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哈尼族人口占87.4%,是全世界哈尼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世界哈尼族原始宗教圣地,因此这里哈尼文化气息浓厚。 

  在原始生态的生产生活环境中,这里形成了许多浓郁的民族风情习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最富特色。因居住地域、风俗习惯、语言服饰等差异,哈尼族又分为哈欧、白宏、期弟、卡多、腊咪、西摩罗等支系,每个支系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差异,构成了绿春多姿多彩的哈尼文化。 

  在哈尼“十月年”即将到来之际,在外的哈尼族同胞们不管身在何方,不管路程有多远,都会赶回家过年。 

  每逢此时,绿春平河镇上平河村委会的李普山一家早已开始杀猪、备菜,节日那天邀请亲朋好友到家,摆上几桌,其乐融融地团聚在一起,享受美食美酒。 

   

  平河镇拉祜寨边境小康村 

  “‘十月年’是我们哈尼族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内容最丰富,习俗特别多,类似于汉族的‘春节’。”李普山介绍说。 

  2019年,李普山成为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平河边境派出所的一名专职辅警,这个哈尼族小伙的淳朴善良、热情幽默总是感染着身边的人。当问到什么是哈尼“十月年”时,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历十月间,满山樱花盛开,山间出现了一个大妖魔,它糟蹋庄稼,吞噬人畜,搅得哈尼族人不得安宁。有一天,它闯入一家宅院准备偷东西吃,突然看见墙边一簇樱花喷焰吐火、赤光灼灼,吓得魂飞魄散逃离而去。于是它又闯入另一户人家……” 

  “再然后呢?”民警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后来,它扑向牛厩准备抓牛羊。主人急中生智,抓起一个铜盆甩了过去。‘叮叮当当’的响声将妖魔吓跑了。晚上它又趁着夜黑摸进一户人家,主人听见‘哗啦哗啦’的脚步声,就点亮火把来瞧,明晃晃的火把又把妖魔吓跑了。妖魔此次下山,一天竟被吓了3次,从此就在哈尼村寨消失了。妖魔被吓跑的这天,据说是属龙日,从此哈尼族就把每年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定为岁首,‘十月年’的节日传统就此沿袭下来。” 

  过节这一天,除了祭祀活动,家家户户还要把自家一年中的收获做成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用篾桌摆到寨子街心,摆成长长的宴席,让全村人品尝,让来自远方的宾客享用,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 

   

  哈尼族“十月年”长街宴 

  近几年,绿春哈尼族“十月年”长街古宴在政府的引导、参与和推动下,规模越来越大,喜庆气氛越来越浓,知名度越来越高,既保持了哈尼族传统的习俗,也融入了很多新元素。2004年,绿春哈尼族“十月年”长街古宴设宴席2041桌,全长2147米,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誉为“天下最长的宴席”,列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绿春的文化风情数之不尽。哈尼长街古宴、“扎特特”(十月年)、“矻扎扎”(六月节)、“昂玛突”(祭寨神节)、“姑娘节”,除此之外,还有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度戒”、傣族的“馔馍纳节”等,腊姑古村,农耕梯田,袅袅炊烟,淡茶几杯,哈尼佳肴,民族工艺,一缕和风飘过,阿罗欧滨的壮阔又为之添了几笔激情。 

  春江渔火诗意盎然,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穿在身上的“靓丽名片” 

  行走在绿春街头巷尾或是田间地头,不时可以看到穿着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这是这座小城一道最美的风景。 

  绿春以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学者和游客的目光。区分不同民族最容易的办法,便是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及其图案,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比如说,哈尼族妇女,以在上衣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裤脚边沿处镶以彩色花边为荣;彝族同胞的围腰,喜欢绣上象征丰收的金瓜银果;苗族妇女百褶裙上的刺绣,就像孔雀开屏一样艳丽多彩。这些图案具有浓浓的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意识。 

  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的不同,各民族服饰千姿百态。服饰上每个图案符号均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本民族原始、朴素的进化观。哈尼族服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传统服饰中“服黑饰红”“棉纺”“饰贝”“饰竹”“饰鱼”等是核心传统要素。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绿春地理环境的反映,也是地域文化色彩的标识,表达了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 

   

   

   

   

  各民族服饰千姿百态 

  忆起1991年那个夏天,绿春县骑马坝边境派出所民警辅警们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当他们第一次见到身穿民族服饰的哈尼姑娘李和努时,又惊又喜,青色土染布上面的图案,和纹样的绣刻、镶缀,都蕴藏和传递着哈尼族古老的文化信息。那时,由于骑马坝边境派出所工作任务繁重、警力不足,官兵们常吃冷饭剩菜,条件艰苦。为了改善官兵们的生活条件,所里急聘一名当地群众为炊事员。但工资低、工作忙、环境苦,消息发布大半年,一直无人问津。 

  28岁的哈尼族姑娘李和努得知此事后,心想,平日里边防官兵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白天黑夜都坚守在一线,不能让他们吃不好饭。在得到丈夫的支持后,她成为派出所的炊事员。 

  在外人看来,“炊妈”只是一个普通的“煮饭大妈”,干的是琐事,薪资也不高。但官兵们与她相处没多久,就被她细心、认真、善良的性格所感动。 

  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买菜,有时一天奔波好几趟,只为购买到新鲜食材。买菜、烹制……一天天地与锅碗瓢盆打交道。31年如一日,她犹如身上的哈尼服饰一样温情满满,用心守护、温暖着民警辅警的胃和心。 

   

  警民一家亲 

  走进绿春县哈尼服饰传习馆,三四名妇女正在制作哈尼族服装的场景让人移不开眼睛。“传统哈尼族纺织工艺,从手工捻线到纺锤、纺车纺线,从简单的腰织机到稍微复杂的斜织机、架子机都有,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传习馆负责人介绍。 

  传习馆始建于2009年,是阿倮坡头村玛龙家族在当地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举全家之力建设的,本着“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的目标,组织培养了12个传承人,征集了该县9个哈尼族支系的12套传统哈尼妇女服饰,并系统地展示传统纺、织、靛染、裁缝等十余道哈尼族传统纺织工艺工序。此外,还收藏和陈列了260件古老的哈尼族生产生活用具和农耕器具。传习馆的建成,有效保护和开发了底蕴深厚的哈尼族服饰文化,并为当地的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打开了新窗口。 

  刺绣是哈尼妇女制作服饰的一门手工艺术。刺绣方法有平绣法和平绣与十字绣交互法,图案有几何纹样和花草纹、水波纹、火焰纹、禽兽纹或太阳、月亮、星星、山水等。“无论何种服装款式,银泡缀饰都是哈尼族服饰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在黑色布料的底版上镶钉银泡图案,显得朴实而华丽。”绿春县大黑山乡哈尼族村民李秀英说。 

  哈尼故乡的“农耕岁月” 

  阿迪上寨是绿春县哈尼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寨子,走进阿迪村乡愁记忆馆,哈尼族农耕文明发展的一些代表性物件以及生产生活工具被收藏于此。沉积着历史的碓、石磨静静地伫立在门口,不时会有村民走过来踩一踩,帮它活动活动“筋骨”。 

  在绿春,自然资源丰富,梯田蔚为壮观,呈长条环状的梯田绕山而行,从山脚至山顶,埂回堤转,阡陌连绵,重重叠叠,哈尼族被中外学者赞誉为“雕刻大山的民族”。过去,由于地处边远,环境封闭,梯田的雄伟壮观、耕作精湛程度长久以来鲜为人知。绿春哈尼族自隋唐以来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13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垦殖梯田。 

   

  梯田风光 

  可以说,哈尼族使用原始木犁、锄头等简陋生产工具,在险峻雄伟的哀牢山中创造如此神奇壮丽的梯田,是哈尼人民勇于挑战自然,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的创造,是哈尼族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使然。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田制》篇中将哈尼梯田列入中国七大田制之一。清代嘉庆《临安志·土司志》确切记载了梯田农业的壮丽图景:“依山峦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 

  哈尼族是古老的梯田稻作民族,有着1000多年的优秀稻作文化。在农历二三月间,绿春县哈尼人开始春耕备种。在栽秧前属猴或属鸡的日子,家家户户要在田边进行开秧门仪式,他们认为开了秧门,就可以栽秧播种了。主妇拔下田里第一把秧苗,然后由村子里有威望的年长者栽下这把秧苗。 

  这是播撒水稻种子的季节,白天的拉祜寨变得宁静,取而代之的是田间繁忙的景象。农忙时节,绿春县平河边境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常常利用执勤间隙走进田间地头,和村民们一起把地里的土壤翻整打细,用锄头拉出条儿,然后把肥料均匀地撒在条儿中,盖上细土。农作物会在这精细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拉祜寨村民打开一道希望之门。 

   

  晚霞云海 

  “六月节”后最重要的一个农耕节日是吃新米饭,叫“伙食扎”,又名“新米节”,祈愿五谷丰登、粮食越吃越多。之前开秧门时,村民们会到水田里插几株秧。新米节时,会从开秧门的田里采几株稻穗回来。“我们把这块田称为‘嚯苏砸亚’,意为‘吃新饭’。‘亚’是田的意思。”西哈腊依村村民李漂沙说。 

  “吃一口新米饭,喝一杯焖锅酒,大家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新米节上,绿春县牛孔镇李就钮的家中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齐聚于此,共享哈尼蘸水鸡、泥鳅煮芋菜、干鳝鱼等哈尼传统美食,在一阵阵“多撒”声中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为了增加收入,当地村民们还发展配套产业,即在梯田里种植水稻的同时还养鱼、养鸭。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又是水稻生长的肥料,整个种养殖过程绿色、无污染,实现了生态共赢。 

   

  半坡乡李先江 

   “静闻牛笛烟岚里,暂作神仙天地间。”绿春,在新时代,正尽情展露她的华丽。让我们屏住呼吸,去感受,去用心聆听,去触摸一条清晰的、充满活力的绿春文化脉络……  

    

    

    

阅读下一篇

致警旗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