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河长安 > 政法园地 > 政法文苑

李佳侯:扎根法庭三十二载 “双语审判”树口碑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 2019/12/17

  他热爱审判事业,扎根坚守基层一线,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他顺应司法改革,不断学习审判技巧,考核入选员额法官;他发挥自身优势,定纷止争力促和谐,双语审判成效凸显;他,就是元阳县人民法院黄草岭法庭庭长李佳侯同志。 

  32年来,他爬过数不清的坡坡岭岭,走过记不清沟沟坎坎,扎根基层、忠于职守、服务群众、不忘初心,在平凡的乡间小路上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10次被元阳县人民法院评为年度调解能手2次被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评为法院系统调解能手,荣立三等功3次,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2011-2015年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等等,所在法庭7次被元阳县人民法院评为先进集体 年俯首耕耘,调解能手赢得群众认可 

  32

  1987年,李佳侯同志进入元阳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小新街法庭、黄草岭法庭工作。20029月,李佳侯同志被任命为黄草岭法庭庭长,作为该院审判业务骨干,担任起辖区3个乡镇的民商事案件审判重任。在黄草岭法庭每年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占到全案件近60%,承办婚姻家庭纠纷案件需要了解民情、懂风俗、接地气的法官,更重要是兼顾情理法。2016年以来,李佳侯同志个人承办的案件达387件,平均每三天承办一起案件,压力是巨大的,但在压力面前,李佳侯同志从不言累,也从不退缩,其所办理的案件实现平均调解率达90.74%,服判息诉率达98.65%。尤其是2016年,他承办杨某某与陶某某等52户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引发纠纷,全部以调解方式结案,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县法院的表扬。调解工作不仅是一门法律技术,更是一门法律艺术。”“要把调解当作一门艺术,熟练掌握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办案过程中,李庭长经常与年轻同事如此说他就是这么做到的。 

  32年践行宗旨,双语审判深受群众点赞 

  黄草岭法庭下辖黄草岭乡、黄茅岭乡、俄扎乡,共27个村委会,207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族、彝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通晓当地民族语言对法庭工作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哈尼族法官,李佳侯同志能流利地表达汉语和哈尼语,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完全无障碍。走上审判工作岗位后,通晓民族语言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生硬的法条经他用哈尼语翻译,老百姓自然就听得懂了,哈尼语和汉语双重办案逐渐成为李佳侯同志的工作常态,他所在法庭被当地群众称为双语法庭。通过双语审判双语调解等方式,运用民族情感和民族语言办案,极大地方便少数民族当事人诉讼服务,拉近了法官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距离,确保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当事人案件得到及时、公正处理。黄草岭法庭每年受理的案件中利用双语审判的案件占总数的92%以上,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优势的司法品牌。有李庭长在这里,我们有纠纷都会来找他调解,还有他说我们民族话,从来不感到陌生,我们也能听得懂。来访当事人竖起大拇指说。 

  32年无悔坚守,公正廉洁树牢群众口碑 

  多年来,李佳侯同志始终以一名党员法官的标准规范自己言行,克己奉公、一身正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基层群众输送党员法官正能量。始终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慎独慎微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作风,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未出现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从未没收过任何当事人的财物,下乡办案时,从不在群众家里吃一顿饭,所办案件无一件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黄草岭乡是李佳侯同志的家乡,难免有各种亲戚朋友找他走后门,但都被李佳侯同志铁面无私地拒绝了,他说:作为一个人民法官,本就是追求公平正义,必须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所办案件才能让当事人信服。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因被告下落不明,法庭经向被告公告送达相关诉讼文书后缺席审理。开庭当天,原告将一条中华烟悄悄留在法庭抽屉里。李佳侯同志和书记员清理法庭时发现后,立马打电话要求原告把烟拿走。原告执意要他收下。李佳侯同志在电话里说:不管你对法院工作有什么样的认识,我希望你尊重法律,尊重我。如果你不回来拿烟,那我就把烟上缴法院纪检组,由他们处理这事。最终原告还是回来了,苦涩地说:庭长,我留下那条烟真的没什么意思。我不当面给你是担心你不收。我拿都拿过来了,你就收下吧,就当我们在路上遇到,我发支烟给你抽。不论原告好说歹说,李佳侯同志依然把香烟退还给原告。他深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法官,必须以实际行动来维护法官形象,维护法律的尊严。  

    这就是李佳侯同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法庭一位朴实无华、接地气法官,法官队伍中默默无闻、正能量的一员。执法担道义,躬身作公仆早已成为他的铮铮誓言,三十二年如一日,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着为法徽添彩,为党旗添辉的崇高事业!元阳县法院)